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人物在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栽培中管理金针菇出菇期的水分 学术交流
人物在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栽培中管理金针菇出菇期的水分
2025-02-27 【学术交流】 0人已围观
简介在金针菇的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是一项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如何通过“五步法”来精细调控水分,以确保菇类健康成长。 一、保湿期。在袋底菌丝发育期间,我们需要立即开启袋口,将老菌皮搔去,并覆盖湿润的地膜或报纸。这时,每天需少量多次地喷水以保持报纸湿润,如果使用地膜则需向周围环境喷水,维持空气湿度大约90%。此阶段每天应进行一次室内通风,同时控制室温在10至14摄氏度之间。此举可促进菇蕾的快速繁殖
在金针菇的栽培管理中,水分管理是一项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如何通过“五步法”来精细调控水分,以确保菇类健康成长。
一、保湿期。在袋底菌丝发育期间,我们需要立即开启袋口,将老菌皮搔去,并覆盖湿润的地膜或报纸。这时,每天需少量多次地喷水以保持报纸湿润,如果使用地膜则需向周围环境喷水,维持空气湿度大约90%。此阶段每天应进行一次室内通风,同时控制室温在10至14摄氏度之间。此举可促进菇蕾的快速繁殖,通常持续5至7天。
二、降低湿度。当子实体达到1至2厘米长后,即进入抑制生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减少或停止喷水,从而降低湿度。此时,每晚应打开门窗,让冷风流入,降低室温到8摄氏度以下(最理想的是4至5摄氏度),同时降低空气湿度到75%左右。这有助于使子实体生长更加整齐和粗壮。这种处理方式持续3至5个夜晚。
三、促进生长。一旦子实体达到3至4厘米,这标志着伸长期开始了。在这一阶段,每天应该进行4至5次短时间的浸润以增加相对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使其接近90%。这要求我们注意监测并适当通风,同时采取干燥与潮湿交替的手段,以防止过快增长导致的问题。此外,在决定是否及多少用水时,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以免因过多用水引起根部腐烂等疾病,以及影响品质。
四、补充养分。一旦收获第一、二批菇类之后,由于含水量下降,我们需要立即为未采摘部分加注足够数量的清澈透明液体以补充失去的一些物质。在恢复后的两到三个日间内,每隔一两小时再次加入足够数量的液体直到菌柱表面保持适宜程度,不要让内部积聚大量液体,以免造成问题。此方法可以提高产量,并且可以在第二批收获之前继续施用添加一些如尿素、白糖或磷酸钾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提升产量。
五、浸泡与恢复。如果已经收获第三批金针菇,那么菌株可能会变得非常干燥,此时我们可以将它们从塑料袋中取出,然后放入池塘里浸泡,让它们吸收必要数量的清洁透明液体,一旦重量回归原先状态,就能从池塘里捞起并晾干待重新装入塑料袋。如果不便使用池塘,也可以直接将透明液体倒入塑料袋内部,让它吸收所需之数,再倒掉多余部分然后重新摆放在床架上,并覆盖新鲜的地膜或报纸继续照顾,这样还能获得额外的一批金针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