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大学生辞职回乡创办禽类养殖企业成为当地鸽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学术交流

大学生辞职回乡创办禽类养殖企业成为当地鸽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2025-01-27 学术交流 0人已围观

简介我曾经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员工,直到4年前,我决定辞职回到家乡,追逐我的一个梦想——养鸽子。那个时候,我只有400元钱,但我有着要创业的野心。我出生在宜都红花套镇,从小就喜欢养动物。在我家楼顶,有狗、兔子、鸡等各种小动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尽管我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也顺利进入建筑行业成为监理,但我的内心始终藏着一个养殖梦想。 2012年底,当时22岁的我瞒着父母辞掉了工作

我曾经是一个建筑公司的员工,直到4年前,我决定辞职回到家乡,追逐我的一个梦想——养鸽子。那个时候,我只有400元钱,但我有着要创业的野心。我出生在宜都红花套镇,从小就喜欢养动物。在我家楼顶,有狗、兔子、鸡等各种小动物都是我的好朋友。尽管我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也顺利进入建筑行业成为监理,但我的内心始终藏着一个养殖梦想。

2012年底,当时22岁的我瞒着父母辞掉了工作,一个人去了河南一家鸽场考察。那时候,我是那么冲动,没有考虑太多,就到河南呆了一天,然后又回到了宜都,用1000元汇给父亲,让他别担心。但当我在鸽场学艺后,我才意识到养殖鸽子的复杂性。我回去后,还提出要办一个鸽子养殖场的想法,但家族会议上,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的意见。

无奈之下,我偷偷说服堂哥帮忙融资,加上自己积蓄,我们凑了几万元资金,再次前往河南选择250对种鸽带回宜都。看着那车载满了种鸽和坚持不懈的儿子,父亲也只能默许我们的计划。我开始分雌雄入手,真正投身于实战中,这让我发现事情远比预期复杂。“每对种鸽每年纯利润上百元”这句话,在最初听起来简直太美好的幻想,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

最开始,我们把这些250对种鸽放在大爹家的车库里,那里既小又缺乏通风和采光,更糟糕的是,即便在短暂的学习之后,我还是无法应对实际情况。当时我们错误地将同性的公母配在一起导致打架斗殴,而且孵化率低,不良率高。这一切让我深刻认识到育肥肉鸭所需知识与技能之广泛,以及市场销售方面的问题也是巨大的挑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命运。在2013年的春节刚过,一位禽类商行代表联系了我,他们表示愿意购买大量肉鸡,并询问是否能提供供应。这个消息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并且激励我继续努力扩大规模和改善生产过程。我向父亲报告这个好消息,他虽然依旧没有完全理解我的事业,却还是为此提供帮助,为寻找新的基地而奔波。

经过四年的努力,现在我们的农场已经拥有超过4000只种鸟,每月产出3000多只肉鸡,是三峡地区最大的一家肉鸡农场。而这背后的故事,就是关于坚持不懈与不断探索的一个缩影——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到现在“创客”的身份,是一段充满坎坷曲折却充满成长与自信的人生旅程。

标签: 农业学术交流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