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部署2020年水稻稳产保供科技行动
科普文章4月24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2020年水稻稳产保供科技行动部署”视频会。水稻体系全体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必须充分认识水稻稳产保供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和能力,为确保全年水稻稳产保供和国家口粮绝对安全作出贡献。 会议要求,一要攻克绿色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极端天气水稻科学应对措施
当前,多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部分稻田受灾被淹。鉴于强降雨仍在持续,为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对在田水稻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中稻(含一季晚)正处于扬花到乳熟期,淹水对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淹水时间、水深、水温、水质和流速等因素,受灾后必须查看幼穗和根系是否坏死。若没有坏死,可以加强涝后补救管理,减轻灾害损失。建议:1.尽早排除积水。迅速组织人力物力...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我院微生物研究所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获立项
近日,由宜昌市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申报、答辩,以我院为第一起草单位的《桑黄栽培技术规程》、《玉米-大球盖菇轮作栽培技术规程》两项湖北省地方标准获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项目期限为两年。 近年来,微生物研究所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珍稀食用菌栽培研究为抓手,推广栽培技术促项目,以项目带动科研,在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制定颁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两项标准正在准备专家评审...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印遇龙考察国家工程实验室黑龙江省坤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8年12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对黑龙江省坤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示范基地进行了现场指导,并针对基地生产的低温秸秆腐熟菌剂及利用养殖废弃物和秸秆发酵制肥的技术和模式给予了建议。 该实验示范基地以低温腐熟菌剂为纽带构建种养结合的循环链条,实现具有高寒地区特色的养殖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印遇龙指出,在冬季零下42℃环境条件下...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农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我所召开-
科普文章2012年3月21日下午,农药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咨询会在我所成功召开,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院士、我所郭予元院士和吴孔明院士、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16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我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主持。 吴孔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中国工程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咨询项目的立项意义、研究目标、工作基础和组织方式等,并强调了农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之后...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付静彬局长一行到我所调研-
2012年4月11日下午,院基本建设局局长付静彬一行4人到植保所开展调研工作。 首先吴孔明所长、张步江等陪同付局长一行到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建筑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详细地听取了基建办公室姜雷主任就植保所在建项目、计划建设项目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汇报。 付静彬局长充分肯定了植保所近几年在条件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对所里提出的索取和试验基地建设发展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议...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院长Michael J Emes教授一行来我所交流访问-
5月23日,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院长Michael J. Emes教授、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Steven Rothstein教授及Bi Yong Mei老师一行到我所学术交流和访问。23日上午,Rothstein教授做了题为“Crosstalk between nitrogen and biotic stress and search for better genetics to...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挪威农科院农业与环境研究所和英国洛桑研究所高级代表团来所访问-
在第四届全球农科院院长论坛(GLAST2013)召开之际,6月6日,我所同时迎来了挪威农科院农业与环境研究所和英国洛桑研究所高级代表团来访。到访的外宾有挪威农科院农业与环境研究所所长Nils Vagstad和国际合作处刘继红博士一行,英国洛桑研究所所长Maurice Moloney、副所长Martin Parry和周警疆教授一行来所交流访问。我所邱德文副所长主持接待,彭德良研究员...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近期番茄病害防治措施
宜昌地区入夏以来,6月份至7月中旬多阴雨,7月底至8月初遇极端高温。当前季节高山番茄进入青果期和采摘期,高温高湿易导致番茄病害爆发,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近期需要做好以下番茄病害防治措施。 一是避雨设施栽培番茄,需及时通风排湿、降温。二是清除番茄病叶、病株、病枝、病果。三是合理利用药剂进行番茄病害防治。以下是4种近期高发番茄病害的用药措施。 一、番茄灰霉病...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棉花两大癌症研究进展显著
科普文章由植保所棉病组历时近20载主持完成的“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菌生物学及抗病种质的创新与利用”于日前获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的完成对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策略的制订、品种合理布局、实施综合防治、保证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棉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被称为棉花的两大“癌症”...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棉花害虫课题组发表Nature论文-
科普文章害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化学防治是控制害虫发生危害的主要手段,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害虫再猖獗、抗药性等一系列问题。转Bt基因抗虫作物(Bt作物)的研发为害虫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迄今为止,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推广种植了Bt作物。 吴孔明科研团队以我国华北地区Bt棉花商业化种植为案例,系统研究了Bt作物生态系统天敌昆虫的演化机制。研究表明...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促进科技创新 实现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科普文章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使部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1991~2003年,我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9%提高到30.9%,同期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由1353元提高到4677元,增幅3.4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09元增加到2662元,增幅3.7倍。由此可见,推进农机化,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印遇龙院士到安徽润航农业科技开发公司院士工作站考察----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冒着低温严寒,到安徽省凤台县润航农业科技公司院士工作站实验示范基地考察。 印遇龙详细了解了实验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基地生态循环利用流程后,对该基地利用沼液生产水生蔬菜和水产品的技术和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该实验示范基地有年出栏4万头生猪规模,沼液的量很大,通过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构建了一个复合生态链,实现养殖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 -
关于申报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的通知 -
科普文章京内各单位: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关于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请你们认真做好项目推荐和材料报送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各所应认真把关筛选,重点推荐科技与经济结合、在京落地转化、促进产业发展惠及民生的重大成果。 2.请于3月20日前将成果登记所需材料报我局项目管理处,我局将集中到北京市奖励办进行登记。 3.请登录“北京市科技奖励申报推荐系统”...
2024-07-28 3次
阅读更多 -
省农科院张再君研究员一行来我院枝江基地参观调研
7月13日,湖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张再君研究员、杨金松研究员、邱东峰副研究员来我院位于枝江四岗的育种基地参观调研。院水稻与油料研究所所长赵开荣、水稻研究室科技人员陪同。 张再君一行首先参观了我院今年参加品比试验的杂交组合,详细了解了这些杂交组合分蘖、株叶形态、抗病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其亲本的来源和特点。随后来到了优质稻区域试验田,张再君研究员对我院试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给予了好评。 回到我院基地...
2024-07-16 1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