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保所揭示水稻E3泛素连接酶-转录因子模块调控水稻广谱抗病性的新机制-

    近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Cell子刊《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 Cell)上发表了题为“The rice E3 ubiquitin ligase-transcription factor module targets two trypsin inhibitors to enhance broad-spectrum disease...

    2024-08-26 2次

    阅读更多
  • 中国科学报 水稻通过关键基因调控小穗耐高温发育

    科普文章中国科学报 水稻通过关键基因调控小穗耐高温发育

    近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万建民院士团队发现一个耐高温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编码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该转移酶通过甲基化茉莉酸信号抑制子来调节茉莉酸信号强度,进而维持水稻小穗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的正常发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 Molecular Plant )上。 茉莉酸信号和精氨酸甲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防御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种植豆角有五忌

    科普文章种植豆角有五忌

    豆角为普遍种植的蔬菜,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也可以说是高产蔬菜的一种,而有些种植者,所种豆角出现只见秧不见豆荚的状况,即使结荚也小而少。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犯了豆角种植的“大忌”。那么,有哪些忌讳影响豆角产量呢? 一忌露地早播 豆角为喜温不耐寒的豆类蔬菜,豆角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25℃-30℃。而在15℃以下幼荚生长缓慢。豆角植株在5℃以下可受冻害,0℃时茎叶会枯死。可以看出...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科技日报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效广谱杀虫蛋白

    科普文章科技日报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高效广谱杀虫蛋白

    记者14日从中国获悉,该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在棉花中发现了一个新型高效广谱杀虫蛋白,可以高效毒杀鳞翅目害虫。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上。 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是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大农业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尤其是原产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对全球多种寄主植物造成严重危害,自入侵我国以来,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亟须新型杀虫蛋白加强防控。...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作物科学前沿进展秦琪中玉米种业形势与品种需求

    ...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我国自主培育的蓝思猪品种通过审定

    科普文章我国自主培育的蓝思猪品种通过审定

    记者从中国获悉,中国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李奎教授团队,联合8家国内优势单位自主培育的高效优质蓝思猪配套系,近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蓝思猪配套系的选育成功,打破了种猪高度依赖国外引进品种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种猪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芯”,也为我国开展猪种改良提升提供了重要技术和宝贵经验。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生猪生产与猪肉消费第一大国...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科普文章交通运输部发布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23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至白音套海生态旅游产业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五色海旅游环线、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金粟山至张桥镇(美原镇至杨尧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托峰天路、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快二线、重庆市铜梁区铜梁乡村振兴西郊示范片公路、浙江省龙泉市西独线、山东省莱阳市莱高线、湖南省长沙县青山铺—开慧红色旅游专线...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俄罗斯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

    科普文章俄罗斯普京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

    5月16日下午,习和俄罗斯普京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共同出席“中俄文化年”开幕式暨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专场音乐会并致辞。 习和普京在热烈的掌声中一同步入会场。 习首先发表致辞。 习指出,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关系四分之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表明,不断巩固和发展中俄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国际社会期待和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光明日报 2024冬小麦4422绿色高产模式现场观摩会召开

    2024年5月13日,由中国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的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冬小麦“4422”绿色高产模式现场观摩会在山东德州召开。 2024年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在全国建100个小麦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德州试验站负责对接陵城、平原和济南商河三县,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等分类、分区、分步骤地开展技术服务...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启动暨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

    5月17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启动暨工作推进会在北京顺利召开。项目管理部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专项管理一处项目官员张行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首席科学家刘万才出席会议并致辞。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院长侯有明教授为组长的咨询组专家应邀到会指导。会议由植保所科技管理与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田芳主持。 会上...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如何缓解玉米田除草剂药害

    药害产生的原因 用药量过大 部分农户为了提高除草效果,盲目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导致药害的发生。过量使用除草剂会使作物叶片出现灼伤斑点、叶色浓绿等症状,进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田间作业方式不正确 在施药过程中,部分农户行走速度不均,导致喷雾不均匀、重叠,使局部用药浓度过高,引发药害。此外,喷头流量不均匀,跑冒滴漏等现象也会导致局部药量过多,引起药害。 气象因素影响...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科技日报 人参完整基因组发布

    科普文章科技日报 人参完整基因组发布

    5月13日,记者从中国获悉,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生物转录组与代谢组创新团队发表了国际首个人参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并解析了人参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园艺研究》。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重要药用价值。三萜皂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对中枢系统和心脑血管具有显著保护作用。论文通讯作者、中国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告诉记者...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俄罗斯普京在中南海小范围会晤

    5月16日晚,习在北京中南海同俄罗斯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5月16日晚,习在中南海同俄罗斯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 孟夏时节的中南海,清风徐徐,水光潋滟。 习在瀛台桥前迎接普京。两国元首边走边谈,看亭台楼榭,赏万物并秀。 习和普京临水而坐,共品香茗,在轻松的氛围中就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5月16日晚,习在北京中南海同俄罗斯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新华社记者...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全国土地供应保持高速增长

    科普文章全国土地供应保持高速增长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王立彬) 今年前四个月,全国土地供应高速增长,要素保障有力,批准项目、面积同比增加达275.86%、240.32%。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永梅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1至4月,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107363.63公顷,同比增加56.57%;其中,批准项目218个、同比增加275.86%,批准用地面积51145.61公顷...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
  • 油菜收割注意事项

    科普文章油菜收割注意事项

    油菜进入收获期,抢时收获、抢晴晾晒、强化防灾减灾,以减少产量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努力夺取夏油丰产丰收。对于(水)稻油(菜)轮作模式茬口矛盾突出,建议优先采用分段收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千粒重、产量和含油量,降低绿籽率和损失率,还可以提早插秧,确保水稻高产丰收。 适期收割 油菜收割过早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角果易炸裂,也会影响产量。当全田有2/3的角果呈黄绿色,主轴中部的角果呈枇杷色,则为适宜收获期...

    2024-08-26 3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