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自然环境下气候条件如何影响棉花的生长周期以及在无土水培技术中怎样模拟和适应这些生育期的变化来种植蔬菜 学术交流
自然环境下气候条件如何影响棉花的生长周期以及在无土水培技术中怎样模拟和适应这些生育期的变化来种植蔬菜
2025-03-20 【学术交流】 0人已围观
简介自然环境中,棉花的生长周期分为几个关键时段: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从现蕾到开花的阶段叫做蕾期;开花至吐絮被称作花铃期;最后是成熟期。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对于棉花来说非常重要,这通常基于“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的原则。在物候指标如“枣芽发种棉花”或覆膜棉芽发育时下种可以提高产量。理想的温度为14~15℃或以上,晋中盆地一般在4月19日前后进行。 在苗期,棉花主要发展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并开始发芽分化
自然环境中,棉花的生长周期分为几个关键时段: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从现蕾到开花的阶段叫做蕾期;开花至吐絮被称作花铃期;最后是成熟期。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对于棉花来说非常重要,这通常基于“霜前播种,霜后出苗”的原则。在物候指标如“枣芽发种棉花”或覆膜棉芽发育时下种可以提高产量。理想的温度为14~15℃或以上,晋中盆地一般在4月19日前后进行。
在苗期,棉花主要发展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并开始发芽分化。这一阶段需要850℃左右的积温。此期间需充足光照和20℃以上气温,以避免17℃以下温度影响生长。此时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因此管理重点是增温、除虫、防病,以促进早发及提早现蕾。措施包括查苗补苗保证全株健康、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定苗保持均匀性,以及及时防治病虫害。
在植株生长更快并且各器官增长迅速的蕾期,一切管理措施围绕着“稳长”这一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包括中耕、浇水、高低整枝以及追肥与治虫。在这个阶段,弱小植株应浅施肥料,而强壮植株则深施以控制生长速度。一旦雨后必须进行中耕,以保墒减旺控制过度生长。此期间吸收氮量占整个生命过程约11%~20%,追肥应遵循弱者先行而旺者迟缓之道。而水分需求占总体需求约12%~20%,特别是在初夏可能会出现干旱,因此割麦前后的浇灌至关重要。
进入铃果形成和增加铃重阶段,即花铃期,是棉花转向营养成熟生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水肥供应尤其严格。此时需较强光照、大风速、小湿度,并根据植株状态及土壤含水情况适时调整水肥供给。阴雨多且田间密植易造成大量脱落,同时缺乏足够食物资源也会导致早衰,因此此刻要确保植物得到充足营养同时避免过早衰老。
为了促进健壮繁殖并提升成果率,加大每个铃粒质量,同时实现快速成熟但不显得年轻,则需要特殊处理。在这个时候施用丰富氮磷钾元素,并结合化学促使植物向晚熟方向发展通过根外喷洒有助于获得更多高品质产出的目标。而浇灌方面,此期间所需水量约50%以上,在此之前降雨可满足,但如果发生干旱,则必须立即补充以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需求。此外还要注意防止疾病与昆虫侵袭以及整理枝条来调节营养分布,从而减少掉落并维持良好的品质,最终达到增加产量与改善品质上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