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交流 - 农民日报山东农业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助推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农业文化遗产共同助力全球最荒凉地区实 学术交流
农民日报山东农业大学综合教务系统助推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农业文化遗产共同助力全球最荒凉地区实
2024-12-16 【学术交流】 0人已围观
简介王克林(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指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主要源于高强度和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例如,西南地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是由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的高强度农业活动引起的,并且石漠化与贫困区高度重叠。研究显示,在喀斯特区域,玉米等高强度作物种植对土壤造成破坏,是导致石漠化的一大原因。玉米作为美洲原产于16世纪引进中国的作物
王克林(中国科学院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指出,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主要源于高强度和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活动。例如,西南地区严重的石漠化现象是由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的高强度农业活动引起的,并且石漠化与贫困区高度重叠。研究显示,在喀斯特区域,玉米等高强度作物种植对土壤造成破坏,是导致石漠化的一大原因。玉米作为美洲原产于16世纪引进中国的作物,以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但由于耕作方式对土壤造成扰动,在喀斯特地形中加剧了坡地土壤流失。
基于这些认识,借助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生态循环思想,在广西环江县进行了适应性景观生态设计与保护性替代产业模式构建。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性种植和近自然复合农业系统设计,以及牧农林结合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使得该地区实现了战略性的农业结构调整,从而提升了喀斯特地区的地理功能。目前,环江县以“发展牛产业、壮大牛经济、培育牛文化、打造牛品牌”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传统菜牛产业发展,由龙头企业及示范养殖基地带动,其2018年共出栏商品菜牛4.5万头,全年产值达到了4亿元。这一经验表明,可以通过构建农林牧结合型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逐步形成西南喀斯特区域内具有特色的农牧复合带。(来源:《农民日报》 2019-10-30 第008版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