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图片资讯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制措施指南 图片资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制措施指南
2025-03-14 【图片资讯】 0人已围观
简介一、流行特点 本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是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胸膜肺炎为特征,多发于冬季,尤其在6周至3月龄仔猪中最易感。饲养环境因素如突然变化、密集饲养、通风不良和气候突变等,可显著影响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临床征状 (一)最急性与急性型 猪群中突然几个猪发病,体温升高至41.5℃以上,不吃食,有时轻度腹泻。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呈现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泡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心跳加快
一、流行特点
本病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是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胸膜肺炎为特征,多发于冬季,尤其在6周至3月龄仔猪中最易感。饲养环境因素如突然变化、密集饲养、通风不良和气候突变等,可显著影响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临床征状
(一)最急性与急性型
猪群中突然几个猪发病,体温升高至41.5℃以上,不吃食,有时轻度腹泻。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呈现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泡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心跳加快,而口、鼻、耳四肢皮肤呈暗紫色,大约于2天内死亡,或未显症状即死。
(二)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9-40℃,间歇咳嗽,以缓和的症状持续发展。但有时慢性型或治愈的或是隐性的猪,在其他病原体感染或运输等环境改变时,可使症状加剧或转为急性。
三、剖检病变
主要表现为肺炎和胸膜炎,最急性的 病变类似类毒素休克: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粘液;肺部充血和出血,以及水肿的间质组织;两侧同时发生痰涎腔内分泌物;纤维素胸膜明显膨胀。亚急性的则由于继发细菌感染,使得脓肿形成,并常见于结缔组织成块且形成纤维化粘连。而慢性的则在膈叶发现大小不定结节以及严重者可能伴有心包粘连。
四、防制方法
(一)隔离新引入的慢性或者带菌猪群,一旦被健康群体所接触,将极难清除。
(二)对已感染的群体进行血清学检查并淘汰带菌动物,用药治疗及逐步净化健康组。
(三)药物治疗应早期采用注射形式的大剂量药物,如青霉素、新诺明等,并注意耐药微生物的问题,以便及时更换药物方案。在使用碱式新诺明期间需配用小苏打以提高效力,但过长时间应用氯霉酸应避免。此外可选用土霉素长效产品但需适当调整剂量。
(四)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预防注射传达室油佐剂活疫苗,但在疾病爆发期间不要进行预防注射,以免激活潜伏状态下的微生物导致疾病暴发。
因此,对抗此类疾患需要综合施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同时采取有效医疗干预措施以减少损失。这项工作对于保护畜牧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