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图片资讯 - 淮北猪社会中的生猪品种代表 图片资讯
淮北猪社会中的生猪品种代表
2025-02-05 【图片资讯】 0人已围观
简介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淮北猪是淮猪中的一个主要类群。原产于淮北平原,中心产区在江苏省的东海、赣榆、淮阴等地,主要分布于江苏北部。 (二)产区自然态条件 淮猪产区位于北纬34o11’~34o44’、东经118o23~119o10’,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中纬度温暖带南缘,东临黄海。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91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66h,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淮北猪是淮猪中的一个主要类群。原产于淮北平原,中心产区在江苏省的东海、赣榆、淮阴等地,主要分布于江苏北部。
(二)产区自然态条件
淮猪产区位于北纬34o11’~34o44’、东经118o23~119o10’,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中纬度温暖带南缘,东临黄海。年平均气温13.7℃,年降水量91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366h,属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主要农作物有麦类、水稻、玉米、高粱、花生、谷子、豆类和甘薯等。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淮河流域地势平坦,但土质沙碱化而瘠薄,由于人们肉食的需要和农业生产对肥料的迫切需求,加上劳动人民需以养pig积肥改良土壤,因此促进了 淮 北 猪 的 形 成。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下,以劳动人民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体型紧凑、三口长直适应掘食且行动灵活骨骼发育较好而肌肉发育也较好的特点。
近半个世纪来,由于改革农作制度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放牧地大大缩小,从而改变了其饲养方式近20多年来,又推广混合饲料和配合饲料,使其生长速度有所提高并使体型亦有所变大。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江苏约有公猪150余头母猪1.10万头,其中连云港市为公140余头母0.91万头;徐州市为公10头母1000余头,其余零星散布于南通扬州宿迁等地。而80年代后由于新淮猪的育成推广,以及外来瘦肉型父本杂交,也导致纯种淮北猪数量急剧减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现在多为中型,有些个体略缩小,以提高养pig周转速度但仍保持中型主导特点。
2.体重与体尺
据记载成年公70-80kg,胸围120cm左右,高60-65cm;成年母50-60kg,胸围90cm左右,高45-50cm。
(二)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性早达初情期77.3天龄12.81kg;发情周期21天持续期3~4天;农村配用6~7月龄40~50kg初配利用年的公8~10岁母5~8岁。
育肥性能
日增重378g;料重比4.54;屠宰率73%;瘦肉率44%以上。
四、新发展趋势
采取保种场保护策略,如设立国家级黄淮海黑豚(含 淡色)保种选育基地存栏200只母亲300只父亲,并进行杂交试验如约克夏× 混合组合日增重587g; 长白× 混合组合日增重626g.
五、新评价
因抗逆性强且能开发优质有机食品,但存在慢速增长以及低效率转化问题将继续加强本品种选育提升其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