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化二醇可替代维生素VD3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和胫骨质量
近日,中国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研究证实骨化二醇(25-hydroxycholecalciferol,25-OHD3)可替代维生素D3(vitamin D3,VD3) 以预防因年龄诱发的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下降和骨质疏松症问题,从而延长蛋鸡饲养周期,提高生产性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nimals(动物)》上。 产蛋后期蛋鸡通常伴随着机体内活性氧含量增加、抗氧化防御系统减弱...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莠去津对大豆苗期药害阈值及阻控策略
近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团研究明确了土壤孔隙水中莠去津对大豆的残留药害临界浓度阈值,并建立了生物炭调控土壤孔隙水中莠去津浓度的预测模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碳(Biochar)》上。 莠去津长期大量使用及其长残效特性使敏感后茬作物大豆时常发生药害,但目前莠去津药害阈值不清,污染阻控手段十分缺乏,对我国大豆生产安全和种植结构调整易造成不利影响。 ...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科技日报nbsp研究揭示调控水稻破土出苗的新机制
农业综合记者25日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团队研究发现,在水稻覆土直播中,水稻1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同时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与出苗率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qME1。该研究揭示了调控水稻破土出苗的新机制,为选育适合直播的水稻新品种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学报》上。 作为一种新型、轻简化的栽培模式,水稻直播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但也存在着用种量大、出苗率较低...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棉花秸秆高值化利用助力棉花产业发展
近日,中国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系统总结了棉花秸秆合成生物基材料、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的最新进展,提出了针对性转化策略和经济可行的实施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可再生与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上。 秸秆高值化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棉花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新京报 农科院专家走进全国多个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夏季作业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高温、强对流天气等不同气象情况,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正值播种期或苗期,受天气影响较大。为保障各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国多个专家团队走进东北地区、山东省、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多个田间地头,在地里展开调研,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科技帮扶。 关注粮食作物的出苗和生长 夏至已过,东北地区的春玉米已经全部完成播种,陆续出苗。 中国玉米产业专家团团长李新海正在吉林市...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拆分单元对高效合成杀虫多肽
近日,中国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提出了以“拆分单元对”为基础的酶蛋白改造策略。在异源宿主中通过对合成酶的切割与组合,可高效合成杀虫多肽,加速生物农药分子的开发与改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白僵菌素和破坏菌素都属于多肽生物农药分子,负责合成它们的酶是模块化的大型酶蛋白...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农民日报 金黎平研究员荣获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
为表彰中国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为世界马铃薯产业作出的杰出贡献,6月25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马铃薯大会,向她颁发了“世界马铃薯产业杰出贡献奖”。 金黎平研究员自1987年以来长期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脱毒种薯繁育研究。她先后培育了30多个鲜食、加工、特色马铃薯品种,其中中薯3号、中薯5号、中薯27、中薯早35等品种在中国广泛种植;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培养研究生20余名...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农民日报 吊起来的金西瓜 好吃好种又好卖
农业综合6月17日,西瓜吊蔓密植简约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河南省太康县龙曲镇郑寨村吊蔓西瓜基地举行。展台上的“中彩4号”小西瓜果肉鲜艳,非常好看。品尝一口,更引得大家连连夸赞:“真甜,好吃!”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彩4号”小西瓜每个重约3~4斤,花皮圆果,外观漂亮。切开后,不仅吃起来甘甜多汁,而且看起来瓜瓤颜色艳丽,呈“香槟金”色,可谓口感与颜值兼具。 观摩现场吸引了不少当地瓜农。西瓜种植户王恰权说...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光明日报 接力创新 盐碱荒地变身高产良田
农业综合刚刚过了夏至,伴着汗水与喜悦,实验田里黄澄澄的小麦已经被我们收获,一批金灿灿的玉米种子播撒了下去。作为工作者,我们始终谨记的嘱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过去甚至有句俗语,“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因此,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我所在的中国德州盐碱土改良实验站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以最小化载体制备纳米农药的新策略
近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提出以最小化载体制备纳米农药的新策略,为纳米农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上。 近几年,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为未来农业带来无限机遇。然而,纳米载体材料对于健康和生态环境是否安全,以纳米材料作为载体的纳米农药能否真正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中国科学报 我国首个普通野生稻高通量优异基因发掘平台发布
农业综合近日,中国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构建了野生稻种质资源优异基因发掘利用与种质创新的平台,并鉴定了关键的耐盐与抗稻瘟病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栽培稻是由二倍体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来,在其驯化过程中野生稻所携带的大量优异性状等位基因丢失或者被削弱...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饲料研究所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交流座谈
6月14日,中国饲料研究所所长马莹、陆建中带队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交流对接有关工作。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礼、副会长秦玉昌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饲料所介绍了研究所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情况,提出了国产饲料配方软件推广、团体标准制定及组织低碳饲料技术研发等工作支持建议。 王宗礼对马莹所长一行表示欢迎,肯定了饲料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对饲料工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他表示...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植保所举办中层干部履职能力建设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提部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6月21-22日,植保所中层干部培训班在干部管理学院正式开班。本次培训围绕贯彻落实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重点就《纪律处分条例》解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干部监督管理的加强、领导力与执行力的提升以及调研报告写作与典型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展开学习。植保所纪委刘水长主持开班式,他强调了中层干部在研究所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2024全国西甜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讨会在长春成功召开-
6月20日,2024全国西甜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讨会在长春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细菌专业委员会、吉林省植物病理学会、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长春综合试验站和吉林省园艺学会承办。研讨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西甜瓜产业提升”为主题,特邀国内和体系14名知名专家...
2024-08-26 1次
阅读更多 -
作物科学前沿进展李林 教授 基于生物大数据的玉米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智能育种初探
...
2024-07-04 2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