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农业资讯 - 2013年我所两项成果喜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工作旗开得胜 农业资讯
2013年我所两项成果喜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工作旗开得胜
2025-01-08 【农业资讯】 0人已围观
简介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近日揭晓,我所主持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2号等系列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和“花生低温压榨制油及饼粕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2号等系列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成果创建了基于人工高压病圃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的抗病种质创新、材料创制和育种技术,筛选出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紧密连锁可用于抗病材料创制和品种选育的SSR分子标记
2012-2013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近日揭晓,我所主持的“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2号等系列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和“花生低温压榨制油及饼粕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
“棉花抗黄萎病中植棉2号等系列品种的选育及应用”成果创建了基于人工高压病圃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的抗病种质创新、材料创制和育种技术,筛选出与棉花黄萎病抗性紧密连锁可用于抗病材料创制和品种选育的SSR分子标记,突破了以往田间抗黄萎病鉴定结果不准确、稳定性和重现性差,缺乏可有效利用的抗原和抗性快速检测技术等技术瓶颈;通过海陆远缘杂交创制出我国第一个高抗黄萎病的棉花新种质中植372,选育出新种质、新材料、新品系128个,培育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国第一个抗黄萎病、对枯萎病免疫和高抗棉铃虫的三抗棉花新品种—中植棉2号,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审定新品种13个,截止2012年年底推广应用面积5580万亩,整体提升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水平,支撑了棉花生产发展,结束了我国棉花不抗黄萎病的历史,对保障我国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促进相关学科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花生低温压榨制油及饼粕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针对我国传统高温压榨花生油色泽深、营养素损失严重,花生粕中蛋白质变性程度高、利用率与附加值低等问题,研制出花生低温压榨制油配套技术与装备、低残油与低变性花生蛋白粉制备集成技术与装备,同时建立了功能性花生浓缩蛋白及组分制备与改性、复合蛋白酶制备功能性花生短肽等多项新技术,攻克了花生产业面临的核心技术瓶颈,实现了低温冷榨与蛋白高效利用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我国花生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该成果目前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8.94亿元,新增利润6.42亿元,新增税收1.63亿元。通过示范企业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2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约7.2亿元,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2013年,我所成功进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实现了研究所科研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进入大力推动成果产出和人才引进的发展新阶段。所领导班子以科技创新工程为主线,着眼学科发展国际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凝练和拓宽研究所学科布局,明确优先发展领域,制定创新发展目标,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强化创新团队建设,加快条件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高水平成果产出,通过服务产业、科研创新、成果培育、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范式,整体推进创新和研究所跨越式发展,朝着实现5-10年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2013年8月,我所召开成果培育研讨会,通过对我所现有成果的理论框架、创新点、工作计划等进行详细汇报与讨论,凝练出22项科研成果,为研究所切实推进创新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成果基础;11月,我所中式菜肴软包装调理食品标准化生产工程化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新成果参展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反响空前;近期,我所在邢台市举办“挂面自动化生产技术与示范”现场观摩评价活动,该成果成功解决了制约挂面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实现挂面工厂化生产全程自动化检测与控制、节能降损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日前,我所专门邀请所内外专家、企业家来所,围绕“服务产业、科研创新、成果培育、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的范式,进行经验介绍、现场互动,启迪广大科研人员的思维,激活创新的灵感与火花,引导和推动重大成果培育向纵深发展。
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我所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发展重要目标,不断加强和深化成果培育工作,凝练重大成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完成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目标,进一步冲击国家级成果奖励奠定了雄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