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农业资讯 - 在成都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刺参放流增殖技术的要点是首先掌握刺参的生长习性再进行精准放流以促进其自然繁殖 农业资讯

在成都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刺参放流增殖技术的要点是首先掌握刺参的生长习性再进行精准放流以促进其自然繁殖

2025-03-04 农业资讯 0人已围观

简介具体而言,放流海区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底质:刺参成体多生活在岩礁、乱石底质和大叶藻繁生的沙泥底质。这些环境提供了躲避风浪或夏眠隐蔽的良好场所。 地点:幼参放流区以水深2-4米范围内为宜。随着成长,苗种将向深水移动,在水深5-15米范围内,还必须具备成参生活所需的其他环境条件。 海况条件:增殖区要选择水质澄清,潮流通畅、缓慢,有涡流,无淡水注入的情况。 饵料条件

具体而言,放流海区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底质:刺参成体多生活在岩礁、乱石底质和大叶藻繁生的沙泥底质。这些环境提供了躲避风浪或夏眠隐蔽的良好场所。

地点:幼参放流区以水深2-4米范围内为宜。随着成长,苗种将向深水移动,在水深5-15米范围内,还必须具备成参生活所需的其他环境条件。

海况条件:增殖区要选择水质澄清,潮流通畅、缓慢,有涡流,无淡水注入的情况。

饵料条件:增殖海域的饵料条件是影响刺参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放流区应选在水质肥沃、营养盐丰富(大叶藻及大型藻类繁茂)的水域。

为了改善海区环境并提高刺参栖息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投石和投海参礁:这两种方法均有显著效果,可增加单位面积分布量高达20-23头/平米。投石应选择硬沙或沙底质以及砾底,并且应当在苗种放流前的3-5个月内完成。在海面投石后,由潜水员潜入调整堆石位置即可。

海底爆破筑礁:通过改造海底环境,可以增加刺参栖息量。此法适用于巨型峰状和平板状岩礁区,但现实中发现这种类型区域自然栖息数量较少,因此可以采用此法来充分利用资源。

建造人工藻(林)场:对于缺乏或不足的大叶藻和大型藻类情况,可以建造人工藻(林)场来改善环境。在每年的5-6月,将裙带菜孢子叶投到指定区域,每公顷约100千克孢子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后,这些孢子叶会逐渐生根发芽形成一片绿意盎然的人工植被,为周围的小动物提供食物源,同时也为鱼类提供了新的栖息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幼苗种规格,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小于10毫米的人工苗种个体虚弱,不适合直接释放在野;10-20毫米左右则抵御力差;25-30毫米以上则存活率可达30%以上,是目前研究认为最合适的一档。但无论哪一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确保最佳结果。

标签: 农业资讯农业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