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 中国 温室空气细颗粒物是农药赋存和转化的重要载体- 科普文章
中国 温室空气细颗粒物是农药赋存和转化的重要载体-
2024-08-26 【科普文章】 3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了农药在温室空气细颗粒物中的赋存、分布、代谢转化和健康暴露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 温室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7000万以上温室劳动从业者。温室作为相对“密闭”的环境,喷施农药后,非挥发性农药通过气相-固相分配赋存于空气细颗粒物相中
近日,中国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创新团队首次揭示了农药在温室空气细颗粒物中的赋存、分布、代谢转化和健康暴露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
温室是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7000万以上温室劳动从业者。温室作为相对“密闭”的环境,喷施农药后,非挥发性农药通过气相-固相分配赋存于空气细颗粒物相中,从业者吸入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隐患。
在温室真实喷施农药场景下,系统分析了吡虫啉等6种农药在空气细颗粒物(PM1,PM2.5和PM10)中的分布、动态、代谢转化和吸入暴露风险。结果表明,6种农药在空气细颗粒物中呈现出典型的尺寸依赖性分布,超过65%的农药分配在PM1上,增加了肺部的农药吸入暴露风险。与空气细颗粒物结合的农药在空气中的持久性更强,如在空气细颗粒物中吡虫啉90%成分分解所需时间可达201.7天。在空气细颗粒物中,6种农药经过光、自由基等催化反应生成12种转化产物,其中6种为新报道的产物;吡虫啉和咪鲜胺等的主要转化产物的浓度远高于母体。模型预测发现,40%的转化产物的毒性高于母体。该研究为温室中农药应用风险控制和职业健康保护提供了新视角。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通讯员 郭建英)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3c06270
新闻链接:https://www.caas.cn/xwzx/kyhd/e7eb36b3353446cd860443f227361f8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