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 生姜主要病虫害科学防治 科普文章

生姜主要病虫害科学防治

2024-08-20 科普文章 2人已围观

简介核心提示: 生姜又名姜、大姜、黄姜。因其肉质根含有特殊的香味,既是食品中的主要香辛调料,也是加工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中药材和保健品的原料。我国生姜肉质细嫩、辛辣味浓、汁液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眯。为此,大力发展生姜产业,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生姜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姜又名姜、大姜、黄姜。因其肉质根含有特殊的香味,既是食品中的主要香辛调料

核心提示:生姜又名姜、大姜、黄姜。因其肉质根含有特殊的香味,既是食品中的主要香辛调料,也是加工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中药材和保健品的原料。我国生姜肉质细嫩、辛辣味浓、汁液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眯。为此,大力发展生姜产业,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生姜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姜又名姜、大姜、黄姜。因其肉质根含有特殊的香味,既是食品中的主要香辛调料,也是加工姜干、糖姜片、咸姜片、姜粉、姜汁、姜酒、中药材和保健品的原料。我国生姜肉质细嫩、辛辣味浓、汁液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眯。 为此,大力发展生姜产业,科学防治病虫害,保障生姜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姜生长期主要虫害及防治

1、甜菜夜蛾

山东省甜菜夜蛾虫源从南方迁飞而来。甜菜夜蛾一般在6月下旬至9月上旬都可发生,幼虫取食嫩叶和健壮叶片,并有怕光习性,一般晴天早上9点至下午5点,幼虫藏于隐蔽处或土缝中躲避阳光,下午5点后陆续爬到叶片上危害。

  

防治技术

成虫始盛期,在姜田旁边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成虫始发期,也可在姜田使用甜菜夜蛾性诱剂诱杀成虫。

甜菜夜蛾,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可选用240克/升虫螨腈悬浮剂15-20毫升/亩,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8-10克/亩,或15%茚虫威悬浮剂25-35毫升/亩,或10%虫螨腈悬浮剂,每亩15克+ 20%康宽悬浮剂30毫升,或10%虫螨腈悬浮剂每亩15克+ 5%氟铃脲乳油10毫升,加水45公斤稀释喷雾,喷药时间为下午5点至7点。

2、玉米螟

玉米螟在生姜上又称大姜钻心虫、姜螟。在山东省生姜上年发生2-3代,胶东年发生2代,多数地区发生3代。卵产于叶片,以幼虫从心叶蛀入姜株内取食为害,形成枯心。春姜重点防治二代玉米螟。麦套姜重点防治三代玉米螟。

防治技术

在玉米螟成虫产卵期,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

玉米螟卵孵盛期到低龄幼虫发生期,可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6-10克/亩,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6-10克/亩,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毫升+ 5%氟铃脲乳油1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毫升+ 1%甲维盐乳油1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悬浮剂45毫升+ 1.8%阿维菌素乳油10毫升,加水45公斤稀释喷雾。

3、姜青枯病

姜青枯病又名姜瘟病,细菌性病害。姜瘟病在山东生姜主产区通常6月末至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病原菌常由生姜茎基部和根茎的上部侵染。根部受害部位呈淡褐色,后变褐腐烂。姜茎病部呈暗紫色,后变黄褐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发病初期呈萎蔫状,后整个叶片自下而上地枯黄。

防治技术

针对姜瘟病等土传病害,采用土壤熏蒸处理技术。如果前茬零星发生姜瘟病,应做好田间发病点的标记,栽植之前进行定点土壤消毒。

防治姜瘟病采用人工注射法,使用99.5%氯化苦液剂20公斤/亩,注射使用后立即盖塑料薄膜封闭,土壤熏蒸7-10天,揭膜后散气7~10天即可整地、开沟、播种,并可兼治土壤根结线虫。因熏蒸后的土壤微生物存活量少,应使用丰田宝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优化土壤生态环境。

4、叶枯病

姜叶枯病主要为害生姜植株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枯斑,逐渐扩展到整个叶面,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全叶变褐枯萎。

防治技术

防治叶枯病,在田间发现病叶时,及时摘除放于塑料袋带出姜田深埋。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每亩45克+慧动力5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50~70克+慧动力5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每亩60克+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克+慧动力50毫升,加水45公斤稀释喷雾。

5、炭疽病

姜炭疽病主要为害生姜植株的叶片,发病初期先在叶尖、叶缘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后向下、向内扩展成云纹状病斑,发病后期数个病斑联合呈斑块状,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斑呈现小黑点。

防治技术(同叶枯病防治)

6、斑点病

生姜斑点病(白星病)又称白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成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

防治技术(同叶枯病防治)

7、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又名姜癞皮病,生姜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该病在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8、9月份为害严重。发病植株在根及根茎部均可产生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发病部位初期为黄白色突起状,后逐渐变为褐色并破裂、腐烂。由于根部受害,植株生长缓慢,地上部常表现为植株矮、分枝小、叶色暗绿等症状。

防治技术

土壤熏蒸:在姜种植前一个月,使用99%硫酰氟气体制剂75-100克/平方米,土壤熏蒸7天,放气15-20天后播种。

或采用1,3-二氯丙烯熏蒸土壤:(1)注射点施:整平土地后,按92% 1,3-D乳油 9公斤/亩,用手扶式土壤灌注施药器使用,施药点与点距离30cm,深度15cm,每孔1.2mL,覆土、盖膜:密封熏蒸7天,揭膜松土散气7天,然后播种。(2)人工施药:①整地:按播种行开沟;②施药:按92% 1,3-D乳油 9公斤/亩;加水稀释10~15倍后,浇于沟中,立即盖土;③覆土、盖膜:密封熏蒸7天;④揭膜散气:揭去地膜,划锄施药沟,松土散气7天,然后播种。

因熏蒸后的土壤微生物存活量少,应使用丰田宝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优化土壤生态环境。

播种时施药:在姜播种时,在播种狗撒施0.5%阿维菌素颗粒剂 1500-2000克/亩,然后播种。

二、储藏期姜蛆的防控

生姜在姜窖贮藏中很易遭受姜蛆的危害,防治姜蛆应在鲜姜入窖时选择高效低毒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药剂吡丙醚或灭蝇胺预防。

1%吡丙醚粉剂1000~1500克/吨姜,或50%灭蝇胺可溶性粉剂20~30克/吨姜,将药剂先与1吨姜需要的盖砂混匀,然后覆盖于姜窖中的姜块上。可有效防控贮藏期姜蛆的危害。

王开运(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标签: 农业科普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