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动态 - 揭秘甘肃康乐县的粮改饲奇迹如何一举两得促进草食畜牧业腾飞 科普动态

揭秘甘肃康乐县的粮改饲奇迹如何一举两得促进草食畜牧业腾飞

2025-01-10 科普动态 0人已围观

简介在甘肃康乐县苏集镇塔关村的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散落堆放着或白或绿的大包,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它们为牛羊的“面包”。作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的康乐县,面对脱贫时间短、脱贫任务重的双重压力,短时期内如何完成脱贫任务?康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给出了答案:依托“粮改饲”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使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群众新的增收点。“这些‘面包’,就是如期实现脱贫任务的‘法宝’

在甘肃康乐县苏集镇塔关村的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散落堆放着或白或绿的大包,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它们为牛羊的“面包”。作为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的康乐县,面对脱贫时间短、脱贫任务重的双重压力,短时期内如何完成脱贫任务?康乐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给出了答案:依托“粮改饲”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使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群众新的增收点。“这些‘面包’,就是如期实现脱贫任务的‘法宝’。”他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康乐县的牛羊吃上了可口的“营养餐”,养殖效益不断提高,全县走上了一条“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加、增收脱贫”的产业扶贫新路子。降低成本增加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

家住附城镇刘家庙村的小米农民田颜慧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眼瞅着常年患病公婆和两个年幼孩子,她心里有说不出的苦。她说:“从早到晚侍弄3头牛,也就勉强维持家用,要是老人孩子生了病,还得去街坊邻居家借钱。”

2015年,她听到了广播中关于“粮改饲”的工作意义。当时她就想:“家的那几头牛吃饭问题终于能够解决了。”第二年3月,她在自家的5亩地里全部撒上了饲草玉米种子。丰收时节,她将收获的大包倒进村口供群众免费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里,不一会儿工夫,就打成了一个个青贮饲料包。

她高兴地说:“种子和地膜都是県里的发放,我们家的牛吃着自家的饲料,不但贴膘快还省了很多钱,一年下来,一头牛身上就能多挣1000元。”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在“粮改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康乐縣专门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为群众排忧解难。“种子选择、田间管理、窖池建设、青贮饲料制作等都是我们的服务范围,这使得群众发展种植业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縣農牧局局長马如俊說。

2018年,全縣完成旱作農業種植面積10萬畝,其中糧改畜面積3萬畝,完成糧改畜暨秸秆資源化利用收貯面積12.8萬畝,有28.5萬噸加工量。目前,“糧改畜”已催生初具規模養殖戶達6700戶。

杨玉海是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地主,他把16亩土地全部种上玉米也能收入1.5万元,但生活并不富裕。他听闻赵德宝介绍过一次后,就决定改变这一切。他开始与甘肃宏福农牧业公司签订订单,将16亩土地全部改种为牠们爱吃的人类食品——玉米,并以每吨320元保底价格进行销售。这既避免了企业因从外地采购所产生费用,又保证了农户收益,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

目前,在238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中,以保低价收购动物食品作为原材料来生产动物食品产品,每天都有3000元左右固定收入,让他们感受到了稳定的生活保障。而且,这些企业也因为减少运输成本而能够扩大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此外,由于这些企业需要大量购买兽医药品,所以兽医行业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利润空间。

随着这种模式被更多人采纳,他们不仅可以通过销售更多兽医药品来获取额外收入,而且还可以帮助乡亲们减轻负担,因为现在他们只需要提供足够数量的人手,而不是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兽医药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成功,还激励并吸引其他人加入这场创造财富、新希望之旅。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事实,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们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它正在改变他们生活方式,同时也正逐渐让他们摆脱极度困境,最终走向繁荣昌盛。

标签: 农业科普动态科普动态